近日,中国文艺网整版刊发《日照市“周末文艺大讲堂”:让文艺浸润百姓生活》,关注点赞日照市“周末文艺大讲堂”亮点做法。
中国文艺网由中国文联主办主管,在传播文艺、反映工作动态信息、交流工作经验、服务基层文联、宣传推广典型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,是文联和文艺工作互动交流的重要阵地和平台。
日照市“周末文艺大讲堂”:
让文艺浸润百姓生活
共度周末时光,开启艺术畅想。在日照,每到周末,全市各文艺驿站便热闹了起来,各艺术家协会“分门别类”为学员们开展公益文艺教学活动,解锁“文艺范儿”的周末过法,这是日照市“周末文艺大讲堂”活动的生动实践和精彩缩影。
日照市文联精准对接群众需求,聚焦阵地化建设,聚力品牌化创建,健全活动长效机制,分门别类开设“周末文艺大讲堂”,服务群众零距离,让文艺浸润百姓生活。活动自2023年3月启动以来,已组织开展“周末文艺大讲堂”121场次,受众超过7.6万人,丰富了群众“家门口”的文化生活。
延伸服务手臂,在日照银行银海支行等部分社区支行网点开设文艺讲堂,启动“文化+金融”服务下基层活动。整合市文艺家协会公益培训基地、创作基地、写生基地等平台资源,组织精品课程巡讲、创作交流等文艺活动,织密周末文艺大讲堂服务网络。目前,已设立周末文艺大讲堂15处,组织开展公益讲堂121场次,线下参与人数2.1万余人,线上观看直播观众5.5万余人。一花独放不是春,百花齐放春满园,一处处文艺讲堂深入开展、富有成效、深入人心,提升着文艺志愿服务境界。
各讲堂坚持全年连续开放,确保活动时间规律且持续,构建艺术与群众之间的紧密联系,讲堂不仅是艺术走向群众的舞台,也是群众追求艺术的平台,真正实现文艺与群众的“双向奔赴”。每周,各城市书房准时开课,方便群众即时参与,度过愉快的周末文艺时光。医生丁君一直热爱文艺,听“周末文艺大讲堂”已成为她的固定生活,在手机备忘录中,她特意创建了一个名为“文艺日历”的清单,用以记录她计划参加的文艺讲座。8月12日的这个周末,她记录下了三场讲座:在城市书房樱花园馆举办的电影艺术讲座、文艺评论讲座,以及在城市书房那蓝摄影主题馆举行的《蛋壳陶的拉坯技艺》讲座,打卡“周末文艺大讲堂”已成为这些文艺爱好者新的生活方式。
名家讲坛聚人气。周末文艺大讲堂名家云集、星光闪耀,发挥文艺名家影响力,带动大家品读优秀经典作品,引领全民阅读新风尚。全国“五个一工程”奖获得者赵德发、于潇湉分别主讲《浓墨重彩写黄海》《冷湖不冷,温情永存—<冷湖上的拥抱>创作谈》,分享阅读故事、创作经历;山来东、刘飞等国家级省级荣誉获得者谈创作、讲经历,让文艺融入群众。邀请黄发有、耿占春、常芳、徐福伟等外地知名文艺家“传经送宝”,举办座谈交流会、作品研讨会、专题文艺讲座,面对面授课,一对一点评,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领略名家风采,提升自身文艺创作和鉴赏水平。一位文学爱好者听完《浓墨重彩写黄海》讲座后,深有感触,“本期赵德发主席的讲座令我感慨颇深,他是我们生活在黄海西岸人民的代表,用辛勤汗水结晶出一部记载着黄海前世今生的传记文学,其严谨踏实、执着认真的态度值得我们后辈学习。”
百姓讲堂接地气。人民需要文艺,文艺服务人民。根据群众需求,开设《如何拍摄一幅好照片》《短视频拍摄技巧指导》《掌握摄影后期魔法,轻松美化照片》等实用性强、群众呼声高的专题课程;农民画绣、蛋雕、剪纸、黑陶拉坯等民间文艺课堂内容丰富多彩、干货满满,带领学员们沉浸式体验,着实过了一把艺术瘾。学员崔慎君在朋友圈分享,“很喜欢这种形式的周末文艺活动,与其说是大讲堂,不如说是分享会,十几个人一起聊聊天,王燕老师分享了她学琴的经历,现场指导小朋友们练琴方法,还有大学生朋友分享提高琴艺的方法,收获良多。”
文艺党课冒热气。组织开展“艺心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”主题党课,唱响红色旋律,讲述日照红色故事,传承红色基因,赓续红色血脉。《一街两城》里的《烽火日照》,围绕日照红色革命历史在全国的地位及影响力,对文学创作的借鉴和重要意义等方面进行深刻解读,生动再现了共产党人在困境中建立组织、开展革命、抗击日寇的历史进程以及党领导人民建设家乡、追求幸福的奋斗历程。《七一红色故事分享》,通过“亲子共读”的方式,使更多的家庭加入到阅读中;《追寻红色旋律·回望峥嵘岁月——红色经典歌曲演唱赏析》再次唱响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》《学习雷锋好榜样》等经典歌曲,用艺术讲好党的故事,以红色经典培根铸魂。

“生活需要艺术,艺术美化生活”。周末文艺大讲堂,拉近了文艺家和老百姓的距离,用文艺精神增添了城市魅力,以文化底蕴塑造了城市气质。学员宋梦琪开心地说:“周末文艺大讲堂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零门槛零收费的学习机会,让我们真真切切享受到了文化惠民成果,圆了我们的文艺梦。”周末文艺大讲堂,已然成为日照市民文艺生活新风尚。